筆者從事教育幫扶工作多年,通過對“全能神”癡迷者幫扶的研究分析,發現“全能神”癡迷者具有明顯區別于普通人的心理特征,而這些特質往往成為阻礙他們脫離邪教桎梏的重要因素,也是幫教人員在教育幫扶過程中力求攻破的難點。本文從心理學的角度對“全能神”癡迷者幫扶難的心理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希望對開展“全能神”教育幫扶工作有所幫助。
一、“全能神”癡迷者幫扶難的心理原因
(一)人格缺陷突出,對外界本能排斥
多數“全能神”癡迷者在加入邪教前處于社會弱勢地位,缺乏主見,自我意識薄弱,屬于邪教易感人群。入教后長期囿于邪教組織內部的狹隘圈子,深受“全能神”邪教的精神控制,導致社會功能和職業功能缺失,思維認知受到禁錮,逐漸形成了偏執、孤僻、冷漠、虛偽、自卑、敏感、多疑等多種不健康的人格傾向。這些人格特征偏離正常,人格結構不能協調運行,他們常常會莫名感到精神痛苦,孤獨感強烈,不愿與他人建立信任關系,對待人和事缺乏信任感,往往易曲解他人的善意勸導。人格缺陷帶來的思想溝通和情感交流障礙導致“全能神”癡迷者對外界本能地排斥,極難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給教育幫扶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
(二)僥幸心理強烈,對法律毫無敬畏
“全能神”癡迷者違背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企求根據個人的需要或好惡使事物按照自己的愿望發展,妄圖通過偶然的原因“躲避災難”,“蒙拯救”,他們本身就是懷著僥幸心理走進邪教的。當他們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時,僥幸心理再次作祟,無視法律與事實的存在,錯誤地認為“只要自己不認罪就可以逃脫法律的制裁”。退一步講,就算自己的行為要面臨法律的審判,也仍然選擇堅信這是對自己的“試煉”“熬煉”,相信“全能神”的蠱惑,認為“只要經受住了考驗,將來就能蒙神拯救,在大災難中不被淘汰”。再者,大部分癡迷者離家多年,全身心地為“全能神”付出,他們認為該來的“福報”還未臨到,被承諾的“好處”尚未兌現,寧愿抱著“萬一‘全能神’是真神”的賭徒心理,也不愿脫離“全能神”邪教組織。這種病態心理帶來的盲目自信和阿Q式的自我安慰,讓他們誤以為自己有與法律對抗的“資本”,從而抗拒幫扶。
(三)畏懼心理明顯,對“毒誓”心存焦慮
“全能神”邪教組織“巧妙”利用了癡迷者恐懼災難、謀求福報的心理,極力宣揚“世界末日論”,制造社會恐慌,蒙騙蠱惑了許多不明真相的群眾。為更好地控制他們,“全能神”邪教組織還要求他們在入教時發“毒誓”,以達到對“女基督”絕對順服的目的。在“毒誓”威逼和“蒙拯救”利誘的雙重心理干預下,癡迷者形成了既貪又怕的病態心理,在面對教育幫扶時,一方面擔心脫離“全能神”組織無法“蒙拯救”,多年來的苦心追隨與辛勤努力付之東流,因而不愿意放棄“全能神”邪教組織。另一方面,“毒誓”如同枷鎖般束縛著他們,即便已經認識到“全能神”的邪教本質,卻因為害怕背叛“全能神”會遭受報應,而選擇“站住見證”(“全能神”教義名詞,意為經受考驗,不能背叛“神”),精神上的自我詛咒成為嚴重的心理負擔,讓他們明知“迷途”,卻不敢“知返”。如筆者曾經接觸的黃某在加入“全能神”時曾發過毒誓“若背叛‘全能神’,就會斷子絕孫”,教育幫扶期間恰逢其兒媳婦懷孕臨產,她害怕“毒誓”靈驗而遲遲不敢脫離邪教組織。
(四)逃避心理嚴重,對現實難以接納
“全能神”絕大多數癡迷者在走入邪教之前,或多或少遭遇過健康狀況不佳、工作事業不順、家庭情感困擾、社會適應不良等挫折或困境,沉重的壓力讓他們產生了緊張、焦慮和恐懼等不良情緒,進而不能客觀、辯證地對待社會客觀現象,看待社會問題過于絕對,對現實不滿卻又無能為力,缺乏應有的社會適應能力。為此,他們努力尋找解脫壓力、恢復心理平衡和逃避現實的途徑,幻想著有某種力量能把自己從糟糕的狀態中拯救出來?!叭苌瘛毙敖谭穸ìF實社會的荒謬邪說恰好迎合了某些人扭曲的心理,從而把篤定信“神”當作解決一切問題的“良藥”,逃避現實社會以求心靈慰藉和精神寄托?!叭苌瘛卑V迷者缺乏直面現實的勇氣,一味地沉浸在邪教劃定的躲避現實的“舒適圈”里,始終無法擺脫“全能神”邪教的束縛。
(五)權力欲望膨脹,對自我認識不清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求是由低到高的順序逐級上升并得到滿足的?!叭苌瘛卑V迷者的種種心態就是需求理論的具體化,邪教利用了他們對需求認知上的偏差和欲望的膨脹,滿足或部分滿足他們的需求,使他們對“全能神”唯命是從。受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的影響,“全能神”癡迷者普遍缺乏社會價值認同,他們極度渴望精神皈依和歸屬認同感?!叭苌瘛毙敖探M織通過設立內部等級晉升來誘惑籠絡癡迷者為其賣命,向他們“提供”了可以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滿足了他們在社會上體驗不到的“特權”和“地位”,因而催生了扭曲的權利觀,盲目追求所謂的成就感和價值感,把邪教組織看成是“家”,把為邪教組織賣命當成自己的“事業”,最終深陷邪教不能自拔。極度膨脹的權利欲讓“全能神”癡迷者無法客觀地認清自我,難以面對幫扶后回歸社會帶來的心理落差。
二、教育幫扶“全能神”癡迷者的對策方法
“全能神”癡迷者是邪教精神控制的犧牲品,對“全能神”邪教有強烈的精神依賴。幫教人員需從心理層面對癡迷者進行耐心細致地引導,幫助他們逐漸恢復心理健康和辯證思考能力,從而擺脫邪教的精神控制。
(一)人本主義療法摸清行為目的
因“全能神”癡迷者存在認知缺陷和社會適應不良的狀況,在開展幫扶工作初期,幫教人員切勿急于以權威人士或指導者的身份向對方進行建議或規勸,這會進一步激起他們的排斥心理,不利于建立交流途徑。人本主義心理療法是以邪教癡迷者為中心,幫教人員先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聲,過程中不做任何價值判斷,充分滿足對方“被尊重”的精神需求,在此基礎上拉近幫教人員與邪教癡迷者之間的關系,建立溝通信任的平臺,有助于其認真反思自己,勇敢面對自身問題,為后續思想和行為轉變作鋪墊。
(二)理性情緒療法糾正錯誤認知
理性情緒療法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利斯創立的,他認為外界事件為A,人們的認知為B,情緒和行為反應為C,因而又稱作ABC理論。幫教人員通過溝通交談找出“全能神”癡迷者的情緒困擾和行為不適的具體表現(C),結合前期調研分析掌握的這些反應相對應的誘發事件(A),對他們深受邪教歪理邪說不合理信念(B)的精神控制進行分析,以科學、理性的角度對癡迷者關于自己及社會的不合理信念進行挑戰和質疑,引導“全能神”癡迷者主動扭轉思想觀念,走出邪教思維桎梏,客觀辯證地看待社會現象,以嶄新的姿態主動擁抱和適應社會變化。
(三)“自戀心理”剖析法重新塑造自我
“全能神”癡迷者長期沉浸于“女基督”給他們描繪的美好天國世界,通過虛構個人價值變現不斷膨脹他們的欲望,最終形成了強烈的自戀型人格。幫教人員可以從邪教特征和教義出發,詳細剖析“全能神”邪教企圖通過幻想、神化來捏造強大自我的邪教實質,結合癡迷者個人價值定位,鼓勵他們重新認識自己,明確只有靠自身努力才能贏得社會和他人的尊重。把“全能神”癡迷者的思維逐步從邪教中拉回到現實,促使其進行深入的思考,明白內心真正的需求,從而在不斷獲得自信的過程中逐漸脫離邪教組織。
“全能神”教育幫扶工作是一項長期、艱苦的心理攻堅戰,幫教人員要不斷加強自身科學素養和心理學知識的學習應用,通過心理學知識分析“全能神”癡迷者在面對教育幫扶時的心理活動,預判他們的行為目的和癡迷癥結所在,提前做好應對措施,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進而矯正其心理疾病,轉變其邪教思維,最終幫助“全能神”癡迷者徹底幫扶并回歸社會。